諮商理論與實務:從諮商學者的人生看他們的理論

點閱:3014

並列題名:Counseling theory and practice : learning theory through life stories

其他題名:從諮商學者的人生看他們的理論

作者:駱芳美, 郭國禎著

出版年:2018[民107]

出版社:心理

出版地:新北市

集叢名:輔導諮商系列:21120

格式:JPG

ISBN:9789861918136

分類:精神心理  SDG3 健康與福祉  

內容簡介
心理學家也是掙扎過來的,每個理論都是心理學者生命淬鍊過的精華
 
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
中年常感恐懼,不敢出遠門。自我分析四年,完成羅馬之旅。「坦誠面對自己是很好的練習。」
“Being entirely honest with oneself is a good exercise.”
 
榮格(Carl Jung, 1875-1961)
與佛絡依德分手名聲沒落,數年再次掘起。
「我的人生就是我的作為和我科學創作的成品;兩者無法分離,都是我內在發展的顯現。」
“My life is what I have done, my scientific work; the one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other.
The work is the expression of inner development.”
 
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
走出自卑童年,不受制於過去,當未來的創造者。
「每個人是一幅畫,也是畫那幅畫的藝術家。」
“The individual is thus both the picture and the artist.”
 
伯尼(Eric Berne, 1910-1970)
幼年失去父親、又被心理分析學派拒絕。脫離古典分析學派,發展出溝通分析的論點。
「我們都有興趣瞭解過去對人的影響。有人用它來定位自己;有人將它納入未來計畫的一環。」
“We shared a common interest in how the past effects people—some let it decide who they are,while others make it part of what they will do.”
 
沃爾皮(Joseph Wolpe, 1915-1997)和拿撒勒(Arnold Allan Lazarus, 1932-2013)
兩人師生關係決裂分道揚鑣,各自發展出一片天。
「心理諮商是教育多於復原;成長多於治療。」
“We firmly believe that therapy is education rather than healing; that it is growth rather than treatment.”-- Lazarus
 
艾里斯(Albert Ellis, 1913-2007)
自幼體弱膽小,靠自我語言度過關卡。「要與別人和諧相處,是要先能與自己和平共處。」
“If people were to be most effective at living harmoniously with others, they’d better first learn how to live peacefully with themselves.”
 
貝克(Aaron T. Beck, b. 1921)
從小就有焦慮與恐懼症,常以認知方法克服。接受心理分析訓練,研究憂鬱時找不到科學驗證,
探討後發現認知是憂鬱的主因。「停!請給自己一次機會。」
“Stop it, and give yourself a chance.”
 
林涵(Marsha M. Linehan, b. 1943)
從療養院病情最重的病患變為心理諮商師,實踐當年受苦中的承諾:
「如果我有機會出去,一定要想辦法再進來把大家救出去。」
“When I get out, I’m going to come back and get others out of here.”
 
葛拉瑟(William Glasser, 1925-2013)
治療理念不同,醫院拒絕轉介病人給他。為了生存選擇到70哩外專收問題青少女的學校服務。
愛的教育,有歸屬感、能掌控、自由、快樂的工作環境,孕育出他的理論。
「我們所有的行為在做決定的當下,都是基於滿足上述一項或多項需求的考量下,所做出最好的選擇。」
“All our behavior is always our best choice, at the time we make the choice, to satisfy one or more of these needs.”
 
法蘭克(Viktor Frankl, 1905-1997)
帶著意義諮商的理念在集中營度過三年囚犯的日子後仍堅信:
「人生所有的經歷都是相當可貴的,它無法被刪改,也沒有人可以從你身上拿走。」
“What you have experienced, no power on earth can take from you.”
 
羅吉斯(Carl Rogers, 1902-1987)
發展理論時遇到瓶頸,發現「人無法改變或遠離自己,能完全接受自己時,改變自然就發生了。」
“We cannot change, we cannot move away from what we are, until we thoroughly accept what we are. Then change seems to come about almost unnoticed.”
 
皮爾斯(Fritz Perls, 1893-1970)
人生乖舛與多樣,「環境變化無窮,不同情境的刺激會激發出不同的自己,所以自我是多樣的。」
“Thus the self is various. It manifests differently in different situation,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al stimuli. It is always changing.”
深入認識心理學家的人生,才能瞭解他們的理論所要傳達的意念

作者簡介
 
駱芳美 Fang-Mei Law, Ph.D, NCC, PCC
 
駱芳美博士是美國蒂芬大學犯罪防治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Tiffin University, School of Criminal Justice and Social Sciences),擁有美國全國諮商師證照(National Certified Counselor, NCC)、美國俄亥俄州臨床諮商師執照(Licensed Professional Clinical Counselor, PCC),並獲得克里夫蘭認知諮商協會認證的認知諮商專業證書(Certification of Cognitive Therapy, The Cleveland Center for Cognitive Therapy)、辛辛那提現實諮商中心頒發的現實諮商密集訓練結業證書(Certified of Completion of Reality Therapy Intensive Training, Center for Reality Therapy),以及 PSEI 頒發的辯證行為諮商訓練結業證書(Certificated of Training, 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並曾參加過理性情緒行為諮商學派創始者艾里斯的工作坊,親身領受大師的教導。
 
駱芳美博士對助人專業的興趣與訓練啟蒙於私立實踐大學(當時稱為實踐家專)的社會工作科,畢業後考進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當時稱為國立臺灣教育學院)輔導系,從小就立志要教書的她,終於有機會將助人專業與教學相結合,讓她的學習動機更強。大學畢業後考上該校的輔導研究所繼續深造。兩年後獲得碩士學位,回到母校實踐大學,擔任社會工作科的講師,三年後升等為副教授。這期間除了教學工作外,她也擔任實踐課外活動組及學生輔導中心的主任。工作六年半後,隨夫婿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教育研究所進修,經過一年半的學習拿到教育碩士學位。之後,隨夫婿前往密西西比州立大學繼續進修,就學期間曾擔任過該大學學生輔導中心的諮商師、國際學生中心的輔導員以及弱視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四年的勤學終於換得諮商教育(Counselor Education)博士文憑。隨後她便返回實踐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書並擔任學生輔導中心的主任。
 
一年後,駱芳美博士決定轉換跑道重新起步,給自己人生更多的挑戰。再次踏上美國的土地,來到夫婿正在就讀的俄亥俄州州立大學所在地,哥倫布市。到德頓(Dayton)大學諮商教育研究所做博士後進修,同時在該研究所擔任兼任教授,並在俄亥俄州州立大學教育研究所的實驗室當研究員。兩年後受聘為亞裔社區服務中心(Asian American Community Services)執行主任,以她輔導諮商的專業來幫助來自亞洲的移民適應環境,並推展性侵或家庭暴力傷害的預防教育工作及進行相關的研究。由於對教學的熱愛不減,趁工作的空檔,除了繼續在德頓大學擔任兼任教授外,她也到哥倫布州立社區學院(Columbus State Community College)的行為與社會科學系當兼任教授,並常受邀到各地演講介紹心理諮商的運用或亞洲文化。就在其中的一場演講結束時,邀請她去演講的蒂芬大學教授Dr. Elizabeth Athaide-Victor對她的演講相當讚賞,並邀請她申請該校的教職。兩個星期後去面試,第二天就接獲受聘的通知。因為教書是駱芳美博士從小的夢想,進入蒂芬大學後她如魚得水般從助理教授、副教授到教授一路爬升,在教學、諮商與研究中享受「為人師表」的樂趣與築夢踏實的幸福。並於 2015-2016 和 2016-2017 學年度分別榮獲蒂芬大學頒贈的「優秀教學獎」(Excellent Teaching Award)與「教授獎」(Faculty Award)。
 
郭國禎 Gwo-Jen Guo, Ph.D, NCC, PC
 
郭國禎博士是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擁有美國全國諮商師證照(National Certified Counselor, NCC)以及美國俄亥俄州專業諮商師執照(Licensed Professional Counselor, PC)。曾在華盛頓特區的盛‧伊莉莎白醫院(St. Elizabeth Hospital in Washington, D. C.)見習心理劇在療養院的運用,並參加過理性情緒行為諮商學派創始者艾里斯的工作坊,領受大師的教導。
 
郭國禎博士於國中畢業後,考入臺灣省立嘉義師範專科學校(現在的嘉義大學)接受國小師資的專業訓練。畢業並服完兵役後,立志要更上一層樓,考進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當時稱為國立臺灣教育學院)輔導系進修,大學畢業後考上該校的輔導研究所繼續深造。獲得碩士學位後,受母校留任擔任輔導系的助教,同時也在中山醫學院兼任講師教授心理學。工作六年後,申請到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教育研究所進修,半年後妻子和妹妹也加入進修的行列。拿到碩士後前往密西西比州立大學繼續進修,四年後獲得諮商教育(Counselor Education)博士,專攻學生發展(Student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之後轉往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攻讀教育研究、測驗與評鑑(Research,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的博士班繼續進修。在俄大五年的就學期間,在該系的實驗室擔任研究員,負責資料分析與整理的工作。期間受聘返臺於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擔任助理教授,一年後,回到美國繼續進修,完成第二個博士學位。爾後又到德頓大學諮商教育(Counselor Education)研究所做博士後進修。
 
郭國禎博士曾服務於俄亥俄大學醫學院擔任臨床技能評量中心經理 (Northeastern Ohio Universities College of Medicine, Clinical Skills Assessment Center for Studies of Clinical Performance),專門負責研究醫學院學生以標準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實習及評量模式之效果研究。這是一個新穎的教學方式,郭博士從中獲得了許多的學習與成長。工作兩年後他決定將生涯發展的重心放在臺灣的諮商輔導界,回到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擔任教職,從助理教授、副教授升到教授。除了教學外,擔任過註冊、課務組組長及學生心理諮商與輔導中心主任,以及輔導與諮商學系系主任、所長等職位。獲頒「傑出教學獎」、「特優導師獎」、「傑出服務教師獎」。
 
「互勉互勵」的專業成長路
 
駱芳美博士與郭國禎博士兩人是同學、是朋友、是夫妻,是三個孩子的父母,也是專業成長的最佳拍檔。除了一起進修、共同發表數十篇探討統計焦慮的成因,以及探究希望與現實諮商理論對有藥癮的女受刑人的戒癮效果等的研究論文外,也一起寫書。《走出憂鬱:憂鬱症的輔導諮商策略》、《從希望著手:希望理論在諮商上的應用》是他們兩人共同的專業著作,由心理出版社出版發行。現在鄭重的推薦給你他們第三本共同的作品《諮商理論與實務:從諮商學者的人生看他們的理論》,期望這本從諮商界大師的人生故事為切入點來介紹理論,加上實務案例分析的書,能幫助正在讀本書的你認識與體會到諮商理論與實務的精華。

  • 作者簡介「 互勉互勵 」的專業成長路
  • 序言 Preface and Acknowledgement
  • 參考書目 References
  • 照片來源 Photo Credits
  • 「 你瞭解了嗎 ?」試題解答 Answer Key